网站首页    |    童氏源流    |    宗支世系    |    宗亲动态    |    童氏视觉    |    童氏名人    |     谱牒史料    |    名胜民俗    |    寻根觅亲    |    宗亲留言    |    联系我们    |    童氏企业
【中华童氏-电子版】【童氏文集】 【宗亲名录】 【网络投稿】【发布供求信息】 【繁體中文】
   三地宗亲相聚兰溪...
   福建永定童氏祭祖
   长汀县童坊镇童坊村甲...
   2024年正月初九连...
   河姆渡传人童岳年:痴...
   神奇美溪 童氏大美
   童岳年余姚阳明古镇举...
   第二届宁波新家谱编修...
   义乌童大宗祠冬至祭祖...
   福建漳州华安童氏慎德...
   童小华教授当选中国工...
   宁波童氏宗亲磐安拜访...
   印尼童氏回广东大埔石...
   象山童氏宗亲参访宁海...
   前童古镇: 一朝闺门...
   永康教师童勇志出任亚...
   雁门风华•...
   浙江三宗亲参访福建永...
   杭州亚运会丨童心夺得...
   “大家好,我是童姓家...
 
童兆良文集
发表时间:2013-1-27 11:03:28     新闻来源:     阅读:1736次
        伏龙山摩崖石刻

  童兆良

  摩崖石刻位于伏龙山北侧半山腰,2003年12月被慈溪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此处峭壁千仞,悬崖突兀,俯视大海,令人足下生寒,极目远望,天宇茫茫,气势蔚为壮观。从仙人桥西行,沿着一条陡削的羊肠小道一手抓山岩,一手拨荆丛,向下攀缘数10米,崖壁间“渐入”二字首先映入眼帘,字径高30公分,广25公分,望文思义,已渐入悬崖险境,或意曰“佛门胜景”。第二则凌空绝壁之处横刻“莫退”二字,字径高35公分,广28公分,好像是在告诫观摩者,要克服艰险,不要退缩,此语颇具佛理哲学。第三则悬崖高达8米,直刻“无量寿佛”4字,字径高50公分,广40公分,刻壁面东,更显露初阳浴佛、佛寿无疆的气势,烘托了这处摩崖石刻的宗教主题。第四则横刻“涌旵”,字径高36公分,广31公分,旵是古字,按字义理解,意为波涛飞涌,日光普照,美妙的自然现象又可引伸为佛学中的一种境界。第五则直刻“玉莲岩”,字径高47公分,广38公分,刻壁巨石垒叠,危岩望而生畏,风卷波涛似朵朵白莲花的自然现象经常在这里出现,此岩就像无量寿佛趺坐的莲台。伏龙山摩崖石刻意韵贯通,气势磅礴,是佛学理念与人文山水巧妙结合的鸿篇巨著。

  伏龙山摩崖石刻何人所书何时所刻,调查时未见落款,志书也没有记载,据清代诸生范观濂《山北乡土集》所述:“岩旁有一小径,胆壮者循径而下至半径,壁有‘勇入’二字,下至近潮水处,有‘波涛’二字,大七八尺,相传为坡翁笔也”。再阅读赵之壁《观蜃楼记》:“缥缈三神山,近则海风吹之,而去者也。秦人不知,绐令庶,几一见以实其言。宋苏学士东坡,住定十日,欲一见而不可得,后于登莱祭海而见。夫以秦王所欲见,而卒不可见,苏学士所愿见,而于此则不得见,而余数得见之,宁非快事乎”。说明苏东坡曾来过伏龙山,而且住了10天想看海市蜃楼,但始终没有看到,所传“波涛”二字石刻为坡翁手迹确有可信之处。

  千丈岩险峻奇崛直挂东海,怒涛翻滚雷鸣电闪,几乎很少人有敢冒险攀越。1984年文物普查,我登上伏龙山,多次在仙人桥上徘徊,而摩崖石刻一次次在我足下悄悄溜过。1988年龙山村民庄兆龙为挖掘树桩盆景,涉足千丈岩,巨石嵯峨的岩壁上居然奇迹般地发现了摩崖石刻,封尘数百年的历史文化遗产终于重新得到展现。然而数次调查,尚未发现清代诸生范观濂描述的“勇入”和大七八尺坡翁手笔“波涛”二字,今人所见的“无量寿佛”等五则石刻范观濂又没有谈到,究竟伏龙山有多少石刻,荆棘苍莽,陡削深渊,神奇的伏龙山给人留下一个谜。

  

  

  

  三北达蓬桥

                                                童兆良

  达蓬桥是江南水乡一座典型的梁式石桥,位于龙山镇孙家村,东西横跨门前河。该桥整体采用条石构筑,三板两栏,六级踏跺,桥栏左右各设两个方形望柱,桥栏外侧刻“达蓬桥”三个大字,落款刻“宣统元年八月重修”、“宣统乙酉桂月谷旦重修”小字,全长6米,面宽3米,结构坚固,形态朴实。桥门柱有铺兽含对,南联刻:“中流窖水三千丈,上达蓬山几万重”;北联刻:“受书谊访留侯迹,题柱愧无司马才”。南联以周围山水生动地描述了达蓬桥的自然风光,北联喻历史人物表达了作者受书撰联的思想情感,可谓字如珠玑,妙趣联璧,据1983年文物普查座谈采访,桥联出自“三北第一才子”洪允祥之手,细细品读,令后学者感慨。

  达蓬桥始建何时志书无载,据孙氏老人所传:由孙家太婆建造。当年调查孙氏宗祠,祠堂已变成田央木业社,祠内确有一方与建祠同期的清乾隆四十九年“燕翼堂女祠碑”。这孙家太婆是谁?难道田央孙家清代出了一位著名女性?还是缅怀明代孙家境曾培养一门三尚书一御史的孙升之妻杨文俪在此建了达蓬桥?由于普查匆匆未录碑文,今悔之已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田央孙家确系横河“燕翼堂”(孙家境)之一脉,孙氏宗祠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与《镇海县志》记载相符,达蓬桥建造与明代忠烈公关系不大。有博学者认为:桥联刻“受书谊访留侯迹”,留侯是张良,推理为:“子房张良与君房徐福是墨家八代弟子外放灵子,这些外放灵子除子房张良外,余皆为东渡远航的主角”。再引伸:“为纪念达蓬山徐福到达蓬莱,便取名达蓬桥”。据我调查,达蓬、窖湖一带留有侯庙不少,如汉桓侯张飞庙、汉刚侯黄忠庙、顺平侯赵云庙,唯独不见汉留侯张良庙,我认为作诗题联,借古喻今,这种现象不足为鲜,也无须牵强推论,此举若编民间故事无可厚非,若是历史考证有待探讨。

  达蓬桥清代在西绪乡四都一图境内,查阅民国《镇海县志》,西绪、东绪有桥记载多达八十余座,却始终找不到达蓬桥,原因何在?莫非此桥当初简陋,名声不赫,志书遗载,或许此桥另有其名,重修时改称达蓬,惜证据不力,也不敢妄论,但是,达蓬桥以滔滔窖湖水接邻,以巍巍达蓬山得名,景色怡人,桥门柱又有当代名家洪允祥撰联,寓意深远,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已成为达蓬山景区的重要点缀。特别是在这个风景名胜区内,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的传统石桥已经绝为罕见,所以保护达蓬桥显得尤为必要,这就是当今意义所在。2003年12月,慈溪市人民政府公布达蓬桥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旁立标志碑供人瞻仰。

  

  

  

  

  下梅林庙

                                                童兆良

  下梅林庙是历史上抗击外寇入侵的重要纪念建筑。明朝嘉靖年间,浙江沿海屡遭倭寇侵犯,盗袭烧杀,民不安生,龙山雁门一带受害更甚。据《镇海县志》记载,仅嘉靖三十五年(1556),就接连出现五次倭寇登岸骚扰。为抵御倭患,乡民杨一刀率青年十余人持矛奋战于海涂,连杀数倭力战而毙,贼解其尸,屠肠悬之。生员戎良翰家居灵绪,倡议集乡兵百余人,在邱家洋与贼格斗,斩二级,力战不支,中矢而亡。生员倪泰员募兵四百从守备杨缙,击贼于龙山,至是贼据雁门,泰员协同官兵,独抵贼巢,杀贼颇众,值天暮,贼出死斗,泰员与家兵四十二个全部殉难。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浴血奋战,谱下了壮怀激烈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建庙源于祭祀。正当浙东一带人民蒙受水深火热之际,抗倭名将戚继光以宁绍台三府将衔率兵赴龙山城,会同阮鹗、俞大猷、卢镗等多次与倭寇在金家岙、雁门岭、王家团、邱家洋、龙山所一线鏖战,杀得倭寇闻风丧胆。他们的赫赫战功,遂使当地百姓赢得安宁之日,为了报恩戴德,在他们浴血奋战之地,建上梅林庙、下梅林庙,并塑像祭祀,永浴香火。

  上梅林庙早年已毁,下梅林庙位于邱王村境内的石坛山南麓,“明代御倭苦战于此”的苦战岭下。据《镇海县志》记载:“明嘉靖间,少保胡宗宪率总兵戚继光平倭到此,里人德之建庙,即以公字梅林颜其额,旁附参将戚继光。”庙以胡公而名,是因为他位居戚继光之上,据传,胡宗宪未曾亲临疆场抗倭御敌,当地百姓对此颇有异词,故庙内祭祀习以戚将军为隆。这种与庙额名不符实的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群众对戚继光真实情感的流露和是非标准的评判。

  下梅林庙总体布局,中轴线上原有前殿、戏台,可惜早年已拆,仅留基址尚可观晰;后进为大殿,砖木结构九开间硬山顶建筑,面宽265米,进深115米,明间为抬梁式,正中原悬挂“保国平寇”四字大匾,梁架雕刻人物花鸟;大殿左右建二间二弄厢房。下梅林庙建筑简朴无华,但是她折射出腥风血雨的非凡岁月,似乎像一位饱经沧桑的历史老人,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动人故事。时至今日,步入龙山邱王村,梅林庙、苦战岭、泥鳗船、倭子窝、烽火台、倭刀、倭豆、光饼、砂井……一大批与抗倭相关的事与物,都变成了向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如此密集的抗倭景观,至今在浙东一带已经极为罕见,19825月,慈溪县人民政府将下梅林庙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快船江风情

                                                童兆良

                                               (上)

  快船江位于329国道南约一公里,东起淞浦,西至高背浦,大致和国道平行。自南宋开始,名门望族陆续迁移到这一带定居,明清之际人口稠密,经济繁荣,已成为“水市千家聚,商渔自结邻”的文献之邦、鱼米之乡。

  快船江上梁桥卧波,拱桥若虹,名桥荟萃。她又像一根长长的扁担,东西两头挑起了以桥命名的师桥镇和掌起镇,如果这不是天缘巧合,也可算得妙趣横生。

  沈师桥:据《沈氏宗谱》记载:沈氏始迁祖沈恒,以太府卿扈宋高宗南渡,致仕后,建塾于河之南,匾曰“海隅书屋”,义教士类,授伊洛之传,从学者纷至沓来,又于淳熙十五年捐资架桥,以通南北之游。门人万琦作而言曰:“我师以义学创此桥,则桥乃师之桥也。”故桥名“沈师”。踏上沈师桥,遥思先贤古迹,令后辈敬颂。

  东塾桥:俗称东桥,桥上建屋,旧称文昌阁,今改晚枫亭。

  永凝桥:桥额于右任先生书写,字体劲美。据采访:里人虞琴轩在他六十大寿之际,向族人提出:“谁能请民国元老于右任先生写‘永凝桥’三字,我愿为乡里重建永凝桥。”后有三浦乡乡长虞瑞章托人求得,至今传为佳话。

  唐荔桥:单孔石拱桥,古朴典雅,清道光十一年重修。按唐荔桥之名,意在缅怀虞氏先祖虞荔。桥东北有漕亦称唐荔漕。这一带是虞氏宗族集居之地,按宗谱记载:虞姓原从鸣鹤迁移到此,系虞世南后裔,桥南原有世南学校,校内挂虞世南像。

  更值得一提的是“地接渭川是名贤故里,堤连上闸沔古浦清流”的古卧床桥。该桥始建于宋,原为泥桥,后易为石。南宋思想家黄震家居桥北,幼时曾卧桥上读书,故名。年久倾圮,清道光六年族人捐资重建,1982年慈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

  快船江在宁波版图上可能找不到,也没有姚江阔,充其量只能算一条三类小江。就是这条看起来并不显眼的小江,自宋代开掘以来,曾为三北平原的经济文化发展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历史作用。

  19983月,德国廉亚明博士为研究摩尼教,慕名到快船江实地考察崇寿宫。崇寿宫南临快船江,据《慈溪县志》记载:建自宋初,额曰崇寿,奉摩尼香火,虞世南有碑,至今轮奂整饰。县志还收录南宋思想家黄震所撰《崇寿宫记》。岁月流逝,宫殿已毁,碑石无存,唯有《崇寿宫记》对后人研究摩尼教和快船江风情提供了熠熠生辉的历史资料。

  崇寿宫东侧是爱国华侨吴锦堂铜像园,当年船经快船江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吴锦堂临江而立的全身铜像。然而在文化大革命中铜像也遭厄运。1983年文物普查时在施家桥窑厂发现石碑二方。据陪同调查的同志介绍,其中一块是辛亥革命时期任内阁总理孙宝琦用魏体大字书写的“吴锦堂铜像园”,这无疑是快船江上一件难得的实物史料。

  快船江和古窑浦交汇处有古卧床桥,南宋思想家黄震幼年曾卧桥上读书而故名。清戎金铭泛古浦诗曰“晚晴风日佳,一舸泛古浦。雨霁花逾明,水清鱼可数。纳景怡心神,侧望更怀古。隔岸烟树丛,郁葱闭村坞。当时黄文洁,啸歌守环堵。遗迹今尚在,高风渺难睹。怆然忧思多,无心采蘅杜。”把快船江两岸的地域风情活脱脱地展示在眼前。卧床桥之北有洋山殿,建于明嘉靖十三年,祭祀国亡身殉、气节昭千古的南宋名臣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卧床桥之南有古代窑址,古窑浦之名可能源出于此。窑址位于横泾桥南北二地,1960年前后尚可见大量青瓷片流散,掘河时屡有一叠叠粘结的碗发现,当地将这两座窑俗称雌雄窑,至今窑址平整,偶尔可拣几块北宋时期的青瓷碎片供人追忆。

                                                 石公馆

                                               童兆良

  石公馆位于宓家埭梅山北坡,是一处由几块巨石垒叠的天然洞穴,通体呈不规则的三角形,高2.3米,深3.5米,底宽1.9米,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曾是中共慈镇县工委秘密办公之地,特别是1947年以后,国民党反动派镇压封锁妄图一举扼杀革命力量,在这严峻的日子里,工委同志始终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进行艰苦卓越的斗争,直至赢得最后胜利,“石公馆”就是这段革命史迹的见证。

  1945年秋,新四军浙东纵队奉命北撤,白色恐怖的阴云笼罩了浙东大地,在敌人“清剿”下,一些党的组织机关遭到破坏,留下来坚持革命斗争的几位同志光荣牺牲,敌人步步紧逼,还在重要集镇道口增兵设卡,恶劣的环境下,如何容身立足,继续组织群众开展武装斗争,情势非常紧迫。这时中共地下党员宓信官同志告诉大家,他在梅山发现一个非常隐蔽的石洞,该洞四周柴草茂密,南有绝壁,北临悬崖,洞口在千枝万叶遮掩下,人居洞内外面根本不易发现;山下一条大路,东通东埠头,西接鸣鹤场,南去杜湖岭,北达沈师桥,东南沿大岭至五磊寺,五路交通要冲,俯视远眺,三北大地尽收眼底。大家一看,这里既利隐蔽疏散,又能了望联络,果然是一处十分理想的活动据点,县工委同志栖身于此,乐观地称作“石公馆”。

  石公馆是三北地区革命斗争的中枢,这里的一举一动都牵挂着广大党员和群众的心,薛驹同志曾在该山洞传送上级的指示,部署斗争任务,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机智地送粮送水,保证了县工委机关工作的正常运转。为了使这一革命遗址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发挥积极作用,1985年5月中共慈溪县委决定,利用梅山的自然景观,按照史实保护开发石公馆。

  石公馆危岩峭立,地势险峻,石隙岩缝错综复杂,身临其境疑似有路却无路,不经指点很难找到。为了保证游客瞻仰观光的需要,经原慈镇县工委叶靳同志实地讲解指导和有关部门多次勘察论证,在梅山北坡新辟一条长350米,宽1米的石径小道,并在险要地段安装扶手。洞口西侧约3米宽的岩壁上,直刻行书“石公馆”三字,字径40厘米,蔚然可观。洞之左壁刻《石公馆记》隶书16行史迹一通,系中国当代书法张森书丹,字体端庄,浑厚凝重。文曰:“1947年冬,中共慈镇县工委为在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下推进人民游击战争,于梅山北坡巨石群中寻得这一山洞,作为工委机关秘密驻地,名之曰‘石公馆’。梅山地处慈镇中心,松竹繁密,人迹罕至,既利于联络,又宜于隐蔽,工委许多重要会议常在此间举行。革命者栖身山野,心怀天下,依靠群众,坚持斗争一年有余,多次粉碎敌人政治、军事‘清剿’,发展壮大人民力量,在慈镇人民解放斗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篇章。”1986年4月慈溪县人民政府将石公馆公布为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屏风山

                                                   童兆良

  屏风山是五磊山的余脉,西南东北走向,秀长的山体形成一道自然屏障,东面是掌起魏家村,西面是鸣鹤镇典渡桥村。屏风山高不及百米,修篁摇曳,绿荫蔽日,又称竹山。山坳有岭称竹山岭,岭下有江称竹山江,江上有桥称竹山桥。清岑相九日登竹山诗曰:“江上孤亭泊短槎,翠微直上不嫌赊。泛萸且尽一时乐,簪菊那知二鬓华。红叶远迷樵子路,白云深护梵王家。归途几立斜阳下,目送飞鸿落远沙。”

  竹山岭自宋元明清以来,一直是慈北东西往返的交通要道,岭南侧有屏山寺,据《慈溪县志》记载:明天启二年僧广学自天台至此结茅,清康熙僧普闻始建大殿及二廊僧寮,乾隆间姚江邵晋涵匾其额,曰:“屏山讲寺”,并题诗曰:“山势如屏拥物华,萧萧筇竹万竿斜。一村半露樵人室,十亩深藏梵志家。路绕川原停野骑,岭分南北缀晴霞。更多牧笛疏林外,信口翻成翦翦花。”现屏山寺大殿二廊无存,一排僧寮已变农户,前面一条溪沟,清泉淙淙,悠悠流淌,傍有桃园树叶凋零,增添了败落荒寺的无限伤感。

  岭上有吉祥寺,殿堂俱毁,断墙残壁早已淹没在一片竹林之中。寺外有亭叫吉祥亭,亭虽破败,尚可息足,亭壁刻有清同治八年所立“竹山桥碑记”,给后人留下了一点乡土史迹。

  北坡竹林尤为茂密,落叶盖石径,树冠掩苍穹,身临其境,仿佛超越世俗尘埃。岭下竹山江横贯东西,勾划出三北平原形成的第一道历史年轮。梁式石桥跨江之上,清嘉庆十三年重建,全长17米,跨径37米,桥宽18米,长条石的桥板桥栏,条石铺筑的踏步桥身,整体古朴简练,东西桥孔的二侧门柱上各刻对联一副,东联曰:“通伏龙达鸣鹤中流泛舟楫任尔东西,对桐井傍竹山此地有津梁便人来往。”西联曰:“水来三港远归三浦以长流,石叠五寻高映五磊而永峙。”竹山岭竹山江古代水陆交通要冲,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山川风貌已在二副桥联中充分表述,无须我辈蘸墨。

  
                                          峙山宋井

                                                 童兆良

  古井为楔形砖错缝平砌,圆筒形,井底平铺乱石,井壁稍呈弧形,上口塌损,中部最大直径115厘米,底径100厘米,残高320厘米。清理时井中出现遗物有:殿宇建筑部件的火烧木料,模印莲花纹饰的瓦当,以及筒瓦、板瓦,还发现一枚方孔圆廓,字迹清晰的南宋“嘉定通宝”铜钱。

  观察古井外围,前临水池,背依毛竹园,上部已被一米厚黄土叠压,土层中竹鞭纵横,未见宋朝以后遗物,可见地表后期未曾扰乱,水井内一直处于封闭状态。凡属外围动工之处,几乎都有瓦砾发现,偶尔夹杂着宋代高圆足越窑青瓷碗,韩瓶等器皿残片,尤其在水池剖面更为明显,还发现有屋顶兽脊,柱础和阴沟之类的建筑遗物和遗迹。当地有一句俗话:“峙山对乌山,一夜变成瓦片滩”,这里就是峙山如意讲寺,究其原因成为历史之谜。按《浒山志引明万历志》记载:“如意讲寺在龙泉乡屿山,晋天福六年(914年)建,名保安院,祥符元年(1008年)改今额。”说明民间传说与旧志记载二者吻合,此井原属如意讲寺无疑。

  至于水井始建何时,志书无从查考,从水井砌筑的狭长井砖,地层中出土的莲瓣纹瓦当和越窑青瓷高足碗残片来看,时代要明显晚于五代,从井中出土嘉定通宝铜钱分析,迟至南宋宁宗朝水井已为该寺僧侣所用,建井必在南宋嘉定之前。再从当时政治形势分析,五代钱弘俶归宋后,二浙一带政治稳定,人才荟萃,佛教盛行,并在北宋符元年将保安院改称如意讲寺,根据推理,规模应该有一定扩建,所以这口古井建造时大致应在这一阶段。

  古井废于何时,从出土的火烧木料来判断,势必与如意讲寺的焚毁有密切关系。据峙山东南麓出土的一方《宋故刘氏夫人墓志铭》记载:“靖康丙午岁(1126年)胡马南渡,夫人南迁,因宦游淮浙间,水乡地卑薄且忧,夫人疾……寓余姚县之屿山如意寺,再疾,绍兴四年三月二十九日也,享年五十有四……择地卜宅,以是岁五月庚申藁葬于寺山之东南。”可见,南宋初,战争频繁,政局动荡,显然造成佛事冷落,但这座如意讲寺依旧存在。再据《浒山志引明万历成》记载:“在浒山南三里许为华屿山,即建如意讲寺之寺山也,以其在莲华峰东名华屿,虽有支山,断而复起如平地,然故亦屿也,下有如意桥,即罗墅桥,桥南岸为如意讲寺之下院,今寺徒存瓦砾,下院化为民居矣。”如上所述,如意讲寺在当时确有一定的规模,至明代早已成一片废墟。

  峙山公园古井中嘉定通宝铜钱和殿宇火烧木料等出土,弥补了志书的不足,说明南宋中晚期,如意讲寺确实遭受了一场天灾人祸而毁于大火。尔后赵氏政权一直处于动荡不安,如意讲寺就再也无力恢复昔日辉煌,所以水井的表土覆盖也未受到后期遗物的夹入而被打破,这样一直默默沉睡了六七百年而尚无后人所识。

   众说纷纭将盔山

  童兆良

  横河境内有座将盔山,山顶有个椭园形的大土墩。此山注目望整体犹如将军头盔,山顶大土墩又像将军头盔上的帽缨,故以将盔山而名闻乡里。将盔山挺拔卓立,峰顶土墩高耸,通体酷似楚楚动人的美人丰乳,当地也称美人山。山南麓有骆家湾村,明朝出了个骆千斤,山顶大土墩俗称骆千斤太公坟,有人考证是明代抗倭时互递信息所设的烽堠。众说纷纭,神奇莫测,给后人留下了千古之谜。

  关于骆千斤的传说,姚北一带老幼皆知,捕食大黄蟮后,力大无比,吃饭用水桶,拔树如拔葱。骆千斤饭量很大,食不果腹,最后摸蛳螺河蚌充饥,腹泻而亡。其实横河骆千斤确有其人,按《余姚六仓志》记载:“骆尚志,临阵能用大刀,号骆千斤,征西寇、东倭,屡立大功,擢至付总兵,万历三十年邑修学校,捐田四十亩。”可见骆千斤臂力过人,乃殷富人家。民间故事终究不是历史考证,真假虚实,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当地人将当地的人物景观巧妙地融为一体,衬托了骆千斤的传奇色彩,渲染加工,形成一个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年长日久,山上的大土墩便成了骆千斤太公坟。骆千斤坟按《六仓志》记载“总兵骆尚志墓在眉山,亦曰骆勇士墓”。早年已拆。

  现在慈溪,明清时辖一卫二所,历来是东南沿海抗倭、抗英重镇,大古塘沿线孤峰小山多设烽堠,虽然烽烟滚滚、刀光剑影的风云岁月已经过去,但是这些抗击外来入侵的历史迹遗,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烽堠的特征是堆土夯筑,上下呈梯形,较陡削,四边基本为正方形,墩顶平面内凹。将盔山上大土墩外观呈椭圆形、馒头状,同烽堠有明显区别,普查时确定为土墩石室墓。此类墓葬宁绍平原和杭嘉湖一带颇多,我市彭东、东安、桥头均搞过考古发掘,出土文物在博物馆有展览。这座土墩墓已于199510月报请省考古所同意进行科学发掘,历时三天,墓室显露,出土文物有印纹硬陶罐、原始青瓷碗、盘、尊、陶纺轮等,已考证这是一座距今二千五百多年的春秋墓。显然骆千斤要比这个墓主人年轻二千岁,要想营造这个大土墩去督工出力是不可能的。

                                      慈溪徽州楼

                                               童兆良

  慈溪也有徽州楼,可能知者甚少。其实在掌起镇东埠头真的有这样一幢古代建筑,当地俗称徽州楼。慈溪的老房子为何叫徽州楼?据世居此楼的童氏家族历代相传,明晚期,祖上与徽州人合伙经商,获利颇丰,聘请徽州工匠参照徽州建筑模式,建造此楼。

  徽州楼背依茂山,面临西溪,宅基择址遵循堪舆学说“背山面水,负阴抱阳”的格局,营造了“山随宴座图画出,水作夜窗风雨来”的意境。立面设计坡屋面,马头墙,粉墙黛瓦,砖石门楼,马头墙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在功能上起到防火和保护木结构的作用。平面布局方正严密,院落以天井为核心,按理气学说,天井被赋予“一宅之要、财禄攸关”的含义。左右厢房利用天井自然采光,主体楼宅为三开间,明间大厅面朝天井,左右次间与二厢房连接,形成一明二暗建筑格局。山墙底层只开一个石窗,可能出于安全和防盗考虑,同时也迎合徽商“暗屋生财”的心理特征。此外,“厢房不高过正堂,又不太长,相称则吉,厅堂两厢排列整齐,无高低缺陷之处,自然而发富贵”,徽州楼完全迎合《阳宅集成》屋形法的徽州建筑营造法则。

  古建筑是历史的见证,徽州楼砖石门楼的石门槛,里人当作石凳,坐了一代又一代,斑剥并已失去轮廓,门额上还隐隐可辨“义由仁居”四字,檐廊抬头轩凝聚着工匠智慧的雕刻艺术依然完好,大径偏下的鼓形柱础石似载重的时代老人,展示着它的明式风格,最为可惜的四马头山墙,经不住时代的冲击,在“破四旧”时全部拆除,触目的伤痕留下了深深的遗憾。数百年的沧桑岁月,徽州楼未曾落架大修,苍颜虽老,风姿如昔。

                                     陈之佛故居

                                              童兆良

  陈之佛号雪翁,是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卓越的工艺美术家,杰出的工笔花鸟画家,1896年9月14日降生于浒山东郊晓记弄一个农商大家庭。

  陈之佛故居是一幢清晚期砖木结构大宅院,整体二进七开间,由其祖父晓舫公营建,旧名源远堂,因祖辈六房排行第三,通称“晓记三房”。三房人丁繁衍,祖产传承,陈之佛得源远堂后进北尽间和北稍间前半间以及宅旁园地半块。1984年文物普查,陈之佛故居被发现。1986年陈之佛夫人会同子女商量将产权全部捐赠给国家。鉴于陈之佛故居陈列开放之需要和庭院结构的完整性,又扩购其胞弟陈绍贤先生源远堂后进北次间和北梢间后半间以及宅旁园地半块,随之筑围墙,建庭园,栽花木,全面大修,成为现在规模。

  陈之佛故居坐西朝东,占地面积282平方米。北首围墙建砖石门头,气宇轩昂,门额镌“陈之佛大师故居”七字由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昌照书丹,东首围墙刊慈溪县文物保护标志碑一方,“陈之佛故居”五字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彭冲书丹,西首围墙开单扇墙门,墙外小弄南北贯通晓记北弄和晓记南弄,隔弄与红十字医院毗邻。穿过典雅的南首腰墙月洞门,即是粉墙黛瓦三开间故居主体建筑,明间面宽4米,次间3.8米,进深9.85米,十檩七柱穿斗式梁架结构,外设檐廊,明间门楣悬挂中国美协顾问、浙江美院博士生导师邓白教授为其先生书“养真庐”匾。古色古香的六扇花格簿子门,厅堂内桌椅几案,茶具素笺,正中挂陈之佛先生画像,两侧分挂其弟子及后学者赠送的书画立轴。北次间布置陈之佛书斋和起居室;南次间辟陈列室,展出陈之佛先生的照片、信札、手稿和各时期著作,四壁用图版介绍陈之佛生平和辉煌业绩。故居前后有天井,旁临小园,沿墙水杉参天,蔽荫遮日,满壁藤萝缠绕,婆娑曼舞,修竹摇曳,苍翠悦目,芭蕉数茎,越墙垂檐,故居虽在慈溪繁华喧嚣的闹市中心,但小巷悠深,闹中取静,别有天地,给人以清幽舒适、翰墨飘香的感觉。

  陈之佛故居保存较好,规模完整,1986年10月公布为慈溪县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建立文保所,聘请陈之佛小女、国家一级画师陈修范和她的丈夫李有光教授为文保所顾问。

                                          (童化平推荐稿)

姓 名:
标 题:
内 容: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相关专题:童氏文集
·十年馆员志青春 (2024-2-9)
·姐姐童依华 (2024-1-3)
·童自荣:外行人眼中的音乐 (2024-1-3)
·2023外出务工的一年 (2024-1-3)
·书山有路 天地皆灵——童朝田先生《读书别观》序 (2023-11-8)
打印新闻     |      关闭窗口
 

童氏宗亲网 © 版权所有
网站管理 邮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