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童氏源流    |    宗支世系    |    宗亲动态    |    童氏组织    |    童氏名人    |     谱牒史料    |    名胜民俗    |    寻根觅亲    |    宗亲留言    |    联系我们    |    童氏企业
【中华童氏-电子版】【童氏文集】 【宗亲名录】 【网络投稿】【发布供求信息】 【繁體中文】
   香港童氏宗親會新春小...
   长汀县童坊镇童坊村甲...
   2024年正月初九连...
   河姆渡传人童岳年:痴...
   神奇美溪 童氏大美
   童岳年余姚阳明古镇举...
   第二届宁波新家谱编修...
   义乌童大宗祠冬至祭祖...
   福建漳州华安童氏慎德...
   童小华教授当选中国工...
   宁波童氏宗亲磐安拜访...
   印尼童氏回广东大埔石...
   象山童氏宗亲参访宁海...
   前童古镇: 一朝闺门...
   永康教师童勇志出任亚...
   雁门风华•...
   浙江三宗亲参访福建永...
   杭州亚运会丨童心夺得...
   “大家好,我是童姓家...
   福建连城童氏成功举办...
 
西门“阿桐伯”的故事
发表时间:2020-4-17 17:05:41     新闻来源:2020年04月15日《义乌商报》     阅读:1110次
[史海钩沉]
 
 
童樟森儿子童永富深情回忆父亲往事
 
 
 
童樟森周宝球夫妻合影画像
 
 
 
西门街童森记童氏祖屋
 
 
 
 
 
西门街童森记及童氏祖屋位置
 
    义乌稠城街道西门街的更新改造,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拆去的是建筑,拆不掉的是回忆。西门街是明清义乌县城最繁华的街道之一,也是老一辈义乌人心中抹不去的珍贵记忆。但随着时光逝去,很多人事都已无人说起。西门“阿桐伯”童樟森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
义乌文史爱好者、姓氏文化爱好者童晓查阅方志族谱、搜寻历史档案、寻访知情老人,还原出这位生于清朝光绪年间的义乌人平凡却又波澜壮阔的一生,让人窥得关于那个时代、那一辈义乌人的吉光片羽、一鳞半爪。
1
西门“阿桐伯”其人
 
    对于许多老西门人来说,西门老街东入口边、西门横街上童森记的蜜枣,以及店里总是笑呵呵的阿桐伯,是关于西门街最甜蜜的童年回忆。据说这位阿桐伯做人十分亲和,敬老爱幼,笑口常开,非常善良,从不杀生,连蚂蚁都不愿踩死。所以邻近数十里,皆称其为乐善好施的西门“阿桐伯”。
    义乌《稠西童氏宗谱》记载,阿桐伯名叫童樟森,男,名文森,号樟森,属于义乌稠西童氏西门派,生于光绪庚寅1890年,卒于1964年。按辈分,我该叫他爷爷。据家里长辈们回忆,童樟森在当时那个年代,可算是西门街上的响当当的“风云人物”。
    不久前,笔者采访了童樟森的小儿子童永富。童永富现年已经83岁,据他回忆:童樟森农民出身,中等身材,短发圆脸,一生简朴,不喜奢华。先后做过酒、酱、南蜜枣、红糖、白砂糖等生意,开过米店、布店,经营过制作猪鬃、腌制火腿、判藕、判橘、做枣等农副产品深加工。笔者在浙江档案馆发现的1947年的民国义乌商会名录,也有这样的记载:童森记,酒业,主人童樟森,酒酱商业同业公会会员,营业地址在西门横街童氏祖屋。
    中华民族工商业在义乌城乡的悄然兴起,并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行将崩溃,诸多生产要素特别是农业及其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产生的社会变革的必然。童森记就是在民国时期涌现的义乌西门的重要商户之一。
 
2
亦农亦商亦工 童森记蜜枣成佳话
 
      2014年,童永富所著自传体《远影晚晴》一书,在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一些章节比较详细地记录了童樟森的生平。
    童樟森祖上三代单传,7岁丧父,13岁起挑起养家重担。17岁娶妻周宝球。几十年克勤克俭,夫妻俩含辛茹苦,里外操劳,育有四男四女八个子女。
    童氏最初也是苦寒之家,由于家口多,负担重,早年甚至忍痛把幼年的大女儿、二女儿,送了人家当童养媳。但童樟森不惜家财培养孩子读书,养成勤耕苦读家风。后来,大儿子投军从医,童樟森就带领体弱的二儿子与瘦小的小女儿,雇些短工、帮工犁地锄田,秋收冬种。三儿子四儿子读书勤奋,外出求学,后步入仕途。
    童樟森是农活能手,童家为西门农家大户。除了自有几亩田地外,多数是祠堂里的佃田与佃地。常年雇有老都头父子俩等帮工,温饱有余。每年下半年麦籽下地,童樟森便外出籴谷、粜米、贩豆、购布、销枣,做农副产品的买卖。家务由妻子掌持,两个儿媳轮流操作,全家十六七口人,同锅吃饭,和谐相处,吃饭时排队盛饭,十分热闹,被邻里羡慕地夸赞为“江湾小市口”。
    童樟森虽然目不识丁,但记忆力惊人,头脑灵活,善于经营,亦农亦工亦商,做生意颇有一手。童森记制作经营南蜜枣在当地传为佳话。童家自家有九丘枣树地,丰年能收鲜枣百十担,此外还到青口、后宅、前洪、杨村等地敲枣、收枣。收枣后,每年农历七月中旬开始制蜜枣,邻近妇女踊跃参与,齐齐整整地坐满整条西门横街,其规模为名副其实的南货加工厂。这也成了义乌西门街当时独一份的风景,空气中弥漫的蜜枣香,甜蜜了一代人的童年。
    制蜜枣不仅成为了当时一件大家喜闻乐见的时令盛事,更重要的是为妇女同胞们创造了一个非常难得的创收机会。到八月,童樟森又亲自南下金华、兰溪、广州,北上苏州、上海等地销售南蜜枣。为了营生,几乎每年中秋,童樟森都无法与家人团聚。
    童樟森一生劳苦,农忙务农,农闲经商,终年忙碌,终于成就了西门一户衣食无忧的好人家。家里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后,在后园盖起了柱粗梁壮的新楼房,为三女儿置办了嫁妆,并不吝重金为已作古的父母、爷爷奶奶等六人移葬到了风水墓地。
 
3
厚道诚信 广受敬重
 
    童樟森毕生奉行“厚道诚信”,平时节俭守己,而邻里或亲朋好友赊粮借钱,有求必应,慷慨乐助,十分大方。
    童永富回忆说,有一年夏天,义乌下了场特大冰雹,冰雹把前王村农民的枣花打落了,损失很大。童樟森仍然按“判枣判花”(枣树开花时就双方约定枣子收购价,并预付定金,成熟时按先前价结算,是以前义乌民间的一种商业行为)的约定付款给枣农,赔了不少钱。枣农们一起进城把钱还给童樟森,童樟森婉拒不成,当晚又步行了十多里路将钱送还枣农。此后,童森记的名声大振。枣农们说:“阿桐伯做事大度,以后只要西门童家‘判枣判花’,绝不还价钱。”
      1941年秋,为躲避日机轰炸,童樟森曾带领一家老少翻山过岭,到塔山乡陈村避难。妻弟与帮工老都头自告奋勇留下看管家园。
在浙江省档案馆与武义县档案馆浩如烟海的历史档案中,笔者还欣喜地发现:1932~1942年间,童樟森曾投资五百大洋,与族人童子联、童子照、童慎记等,作为股东与董事之一,在远离义乌百多里的邻县武义,创办了武义县商办电气股份公司。白天碾米晚上发电,为武义县城带去光明,是武义进入现代工业的雏形。武义电气公司前期生意红火,后期因成本费用增加等因素,勉强维持,童樟森他们就把它当作公益善事了。1942年日军侵占武义,武义县电气公司机器设备被日本人侵占,人员或亡或散,血本无归。
      1964112日,童樟森因脑溢血逝世。出殡时,族人与乡亲好友成千人,送殡队伍长达数里,足见其诚信为人、受人敬仰之深远了。
    如今,西门老街的改造规划中,童氏祖屋拟建“义乌近代工业发展纪念馆”。期待童森记的事略未来能登堂入室,与义乌其他近代知名工商企业一起,在西门的展览馆里让更多人缅怀与瞻仰,以接续义乌的商脉。
                               (作者义乌市收藏协会童晓
姓 名:
标 题:
内 容: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相关专题:谱牒史料
·国家档案再叙CCTV《海盗归降记》的故事 (2024-1-29)
·给义乌带来光明的人---民国义乌电灯公司三探 (2024-1-16)
·浅谈家族文化对少年童长荣的影响 (2024-1-16)
·民国老照片《绣湖雪景》的故事 (2024-1-3)
·虎门鸦片战争博物馆展示的童鎮陞档案 (2024-1-3)
打印新闻     |      关闭窗口
 

童氏宗亲网 © 版权所有
网站管理 邮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