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连排的徽派风格民居,映衬着村中美景。(记者 刘汉泽 视界网 张华魁 摄)
湖北日报讯 记者 刘汉泽 通讯员 李先江 张华魁
初夏,秦巴山区生机盎然。
朱红门、粉白墙、坡屋顶、马头檐,一座座徽派风格村镇,在青山碧水映衬下如诗如画;核桃青、茶树香、烟苗壮、药材旺,一片片长势喜人的经济作物,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郁郁葱葱。
在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战略实施7年之际,记者从鄂陕交界的竹溪县关垭子出发,沿346国道一路踏访——
东沟村:传承良好家风,遍吹和谐新风
“童氏勤俭持家家兴人兴事业兴,东沟慈孝之地地旺福旺正气旺。”这副春联,贴在竹溪县水坪镇东沟村村民童新成家的堂屋门上。
东沟村有童姓村民100多人,自古就有孝道礼义的祖训家风。前些年,熟知祖训家风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更是少之又少。
作为童姓家族中有威望的长者,童新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召集大家商量。“过年时,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村,可以张贴告示。”“把祖训编成春联,贴在大门上。”大家七嘴八舌,点子就来了。
2012年春节,东沟村有20多户童姓人家的大门上,贴上了这样的春联。如今,春联的内容从童家的祖训家风,扩大到仁义道德。各姓氏的村民争相张贴,称其为“道德春联”。
童家还定于每年正月举办祖训家规讲堂。“开始,没人听;现在,祖训家规讲堂已变成道德讲堂,已扩展到全村。”村支书童新谷介绍,村里好几年没发生吵架红脸的事了,已不再设治调主任岗位。
经济发展促进民风改善,民风改善促进社会和谐。
竹溪县委书记余世明介绍,竹溪县“慈孝家风”品牌已经形成。去年9月,在中央党校主办的“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社会与文化重建”学术研讨会上,竹溪县作典型发言,今年7月,中央党校将在该县举办“慈孝家风论坛”。
(童华军推荐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