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氏后裔似滔滔沣水源远流长;我祖根基如巍巍秦岭永固长青。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灵沼街道办阿底村, 南依秦岭山下文王灵台,位于三灵(灵台、灵沼、灵囿)之风水宝地灵沼之南,东有滔滔沣水,西接金周银户(金周至、银户县)遥望西岐,曾有鱼米之乡赛江南之美誉!
先祖留下的风俗习惯,清明祭祖追根,纪念先祖,激励后人。按照2007年之约定五年一小祭,十年一大祭之约定,恰逢今年大祭,笔者有幸参与其中,现与大家分享祭祖之盛况 。

盛会在阿底村广场举办,为了此次盛会筹委会早就在年初开始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图为盛会会场醒狮点睛。


阿底村的威风锣鼓远近闻名,铿锵之声撞击着心扉,激昂的旋律, 恰似沣河的山歌,激励着童氏后裔奋发上进。

现场龙腾虎跃庆盛世,五谷丰登祭先祖。



筹委会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活动及作息时间,有狮舞、舞龙、锣鼓、秦腔、歌舞、秧歌、武术、书法、绘画表演

六十五岁以上老人的太极拳表演! 追求和平、健康、超然的理想境界,体现了童氏后裔对人与自然发展的高度和谐


文艺表演精彩纷呈,秦腔慷慨激昂。

书法、绘画 翰墨传情,后继有人,图为陕西省著名女书法家童辉挥毫泼墨。

书法名家云集,现场引来阵阵赞叹。


舞蹈,跆拳道表演等引来掌声雷鸣。表示了童氏后裔热爱生活、酷爱武术的精神。

87岁高龄的童自喜老人表演了阿底村传统红拳,童胜言老先生表演了流星锤、单刀,童增武、童二旺、童战义、童兴智等表演了红拳、棍术等。弘扬阿底村武术之乡后继有人

各地宗亲纷纷与阿底村老寿星(白发老者)合影留念

4月4日清晨还细雨靡靡,早上八点活动开始天气突然转晴,据说阿底村举办祭祖活动已经第三次。
每次都没有下过雨,这也说明了童氏先祖在天显灵,保佑他的子孙洪福齐天

现场秩序井然,各方阵整装列队待发,主持人宣布祭祖盛会正式开始。
主祭人上前进香,行三鞠躬礼,全场默哀,鞠躬。

来自湖北、安徽、福建、浙江等各省陕西商洛、蒲城、富平、周至、户县、长安栗子新村等地代表纷纷致辞祭奠,图为湖北宗亲会会长童双喜宣读祭祖文


整装列队前往村南二公里外的平等寺西 “中华童氏先祖纪念碑”祭奠


先祖“中华童氏先祖纪念碑”前祭奠

祭奠完毕后部分来自湖北、安徽、贵州、陕西等地宗亲平等寺文王阁前观光、合影留念。
灵台(现又称平等寺)象征着高山,是中国最早的天文观象台,位于今西安市长安区灵沼街道办阿底村东南约五百米的沣河西岸。灵台的建造表示一个国家机制的完善,灵台的功能据各种史料记载是一个集观察气候、制定律历、于民施教、动员战争、占卜大事、庆祝大典、会盟诸侯等的一个多功用场所。《大雅-灵台》篇中记载着关于西周文王以民力修建灵台时,平民百姓欢乐而顺从之场景,其诗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 庶民子来(其大意为:文王开始建筑那灵台,营造它来量地界。老百姓齐来建造它,不到几天很快建成了。始建本不须急成,百姓们都急忙的到来修建)。周灵台历经三千多年的岁月沧桑,其故迹至今犹存。秦朝以后的文献中对于有关灵台活动的记载越来越少,仅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记叙其道里方位。《括地志》中又有以下文字:“今悉无复处所,惟灵台孤立,灵台高二丈,周围百二十步”,这是周文王灵台在唐时的记载。据《长安县志》(1999年)和《终南山佛寺游访记》中记载考证,唐朝时在古灵台顶上修建寺庙一座,名为“平等寺”,唐时平等寺建筑物早已无存,现今只留下几根石柱。(另有说法:明朝,秦藩王在古灵台顶上修建平等寺,由僧人维护。)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5年)陕西巡抚毕沅亲往灵台相度,在灵台上修建“文王殿”(今所见文王殿为破坏以后复修大殿),并对其加修葺焉,派专僧对寺庙进行保护。


惜惜相别、后会有期,祝愿童氏后裔明天更美好、家族枝繁叶茂、繁荣昌盛、五谷丰登、四季平安、和谐美满。
感谢信
感谢全国各地宗亲参加 “丁酉年(2017)阿底村清明童氏公祭”这次聚会的园满成功 ,离不开全国各地宗亲的热情参与,会议筹委会虽然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但还存在大量的不足之处。
在这里我代表筹委会向前来参与此次盛会的:湖北宗亲会童双喜会长、童吉山会长、童向阳秘书长、童佳仁等十七人;安徽童氏书画院童学敏馆长;贵州贵阳酒厂童吉恩;福建童真、童杉连等一行八人;陕西镇安童小刚、商洛童波、周至童仝、户县童安群、童登新;雁塔区、富平县、蒲城县等远路而来的宗亲表示由衷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并向长安区栗子新村的本家童岁民、童选民、童浩、童五百等近本家的全力配合,新村本家三百多人的热情参与表示诚挚的敬意。对照顾和安排不到位之处,我代表阿底村3400名本家,请你们多多的见谅,我们对不足之处将积极改进。在这里还有台湾世界童氏总会会长童清松、安徽童氏宗亲会童青会长、广州、深圳、 香港、江西、河南等地宗亲发来贺电和浙江童晓秘书长的精心指导,中国佛学书法协会会长童朝会委派学敏转赠书法墨宝,“厚德流光”,台湾世界童氏总会会长童清松赠送的书籍《童氏通讯录》,祝贺清明祭祖大会圆满成功表示深深的谢意,并欢迎你们有时间来古城西安游玩,同时欢迎宗亲常回阿底村看看。
天下童氏一家亲、打断骨头连着筋。童氏后裔似滔滔沣水源远流长;我祖根基如巍巍秦岭永固长青。清明祭祖追根的目的是纪念先祖,激励后人,祈福纳祥,报本溯源,同心同德、和谐发展、共谋伟业、共同富裕,再创辉煌,童氏后裔共圆中国梦。
童氏宗亲网 陕西通联员童建育
2017年4月5日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