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泸州宗亲会上请教童长琪、童长权、童晏几位宗亲,在他们那里童氏家族是如何进行工作的,经过交谈得知他们对家族管理的一些做法,觉得其的经验值得学习与传播。
兴文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川滇黔结合部,属乌蒙山余脉,全县南高北低,分为槽坝、丘陵、低山、中山四个地貌类型,海拔276米至1795米。兴文县历来是个偏壤小邑,九丝镇以山地为主,属典型的西南盆地。
九丝镇童氏,居住在四川兴文县九丝镇官田六组,其周边的双河、建武、马厂等都有童氏居住,大部分为一支的童氏,当然他们一支还外迁至镇雄、威信。
他们每五年举办一次大型的祭奠活动,逢五逢十举行,具体的日期则择吉日进行,他们的先祖属于可月公。
他们家族有八面旗,分别是图案旗与文字旗,其中图案旗为龙旗一面,虎旗一面,凤旗二面,文字旗为“和鸣”、“ 龙翔凤翥”、“鸾凤”、“ 琴鸣鹤躣”各一面,其中四杆是结婚用旗,四杆是祭奠用旗,2015年新增一杆旗,上书“童氏家族”成为九面旗,九为上数。
祭祖相当隆重,敲锣打鼓,放鞭炮,
四顶轿子,接姑娘用(就是我们所说的娶媳妇),且打九锤锣,即每个节奏敲九下,那敲的轻重、敲在鼓中还是鼓边、或是其他位置都很有讲究。敲出来的气势也是不一样的,接连敲九下其难度也是很大的。九锤锣,在当地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打的,也只有童氏才有资格。这一说法得到当地人的认同,原因是在清朝的时候,兴文一带的童氏,得到朝廷的重用,被封为名门望族。因此经过特许才允许打九下,没有特许是不允许打九下的,是犯上的。那结婚时日,锣鼓喧天,彩旗飘飘,让人兴高采烈,酒大口大口的喝,菜大碗大碗的装。
据了解在清朝秀才以上就有廿四人之多。民国时建武新建村童长江重庆警官大学毕业,任京都警察所简任科科长并升任局长。
为凝聚童氏的公信力,童氏为老年人过世、新人结婚、及六十岁以上老人祝寿筹集资金。而每次的资金不算多,也不会让人出手有难度,只是象征性的收取,此作风很有意义,其做法如下。
凡年纪超过六十岁的去世的童氏宗亲,当地童氏每户出资十元,作为举行家祭之费用。
凡童氏娶媳妇的,当地童氏每户出资十元,作为童氏贺喜之费用,各户自己参加婚宴的费用由各户自己另出。
凡是六十岁以上的童氏或其妻逢十做寿,当地童氏每户出资十元,作为贺礼。
该资金由各片区负责人通知收集,如果每年有五次不出资者,则取消资格,其家的活动也得不到相应的费用。每年出资次数根据每年发生的情况定,2015年多达十五次。各片区负责人每次活动结束后都会公布本次收取费用情况表,及收到证明,以示监督。
(童海根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