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行之二】
2016年1月12日星期二,阴,有小雨,昨夜住宾馆,早早起来写了一篇故事。八点电话童维军,如无其他安排的话计划回家。二人一起吃早餐,简单的商量之后,计划去茅山后村及县档案馆,同时又约了童辉军,这样我们分别出发在里陈村公路处汇合,童辉军与童祝苗一辆车。10:12到里陈,停车询问线路走法,在这之前他们都知道这个村庄,但是从来也没有去过,更不知道路如何走。维军电话咨询,后又打开导航搜索。
乡间小路,弯弯曲曲,并不好走,虽有导航,也时时停车询问,到茅山后村已经十点半了。
很有意思,我们到了茅山后村附近下车问路,不远处来一妇女,我说她就是姓童的,他们问为什么怎么肯定,我说因为我们的行为感动了先祖,老天也会保佑我们的。等走近一问,果不其然,确是姓童的。问了一下,此处已经是属茅山后所管辖,主要童氏居住处在前面不远处,因约一起上车,在车上问了一些情况。
到了她家,其父母也都八十上下岁数的人了,其父亲童金章,介绍了一下茅山后村的情况,先祖迁自童家村,人口约在一百七十左右。据言先祖是童天官,他们的说法与童村是一致的。以前他们也去县档案馆查过家谱,没有查到,说可能在上海档案馆有收藏。在其家还仔细问了其他的一些情况。他所知道的,隔壁几个村庄有童姓,但人口都不多。童维军把浙江省童氏宗亲会的情况介绍了一下,同时也将几本《中华童氏》送给了他,让他们多多了解浙江宗亲会。
问及是否有祠堂,说有但已经完全变了样,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被毁,只是近几年才重新建了一堂,里面的材料还是原来的祠堂料,瓦片已经改为新式的青瓷瓦了,此屋的功能已经改变成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
童金章老人带我们去看了祠堂屋,门口一大片,都是以前的老祠基。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离开了茅山后村,是带着遗憾也带着感激的心情离开的。




(图文通联员童海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