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10日电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日前通过日本驻华大使木寺昌人,致函日本天皇明仁和日本政府,要求日本迅速归还所掠中国文物“中华唐鸿胪井刻石”。这是中国民间首次向日本皇室追讨文物。
“中华唐鸿胪井刻石”是日本从中国掠夺的最具分量的文物之一,现藏日本皇宫。它见证了唐朝册封管辖东北的过程,目睹了日本遣唐使西去东归学习盛唐的往事,记载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进程,对中国东北史、民族史、文化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会长童增介绍,为了追讨“中华唐鸿胪井刻石”,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专门成立了文物追讨部,组织专业队伍,对日本所掳中国文物进行集中追讨。
史载,唐鸿胪井刻石本是一块重逾九吨,单体十多立方米的驼形天然顽石。公元713年(唐开元元年),唐玄宗使鸿胪卿崔忻前往辽东,册封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使命完成后,崔忻原路返回长安,路经旅顺都里镇,为纪念这次册封盛事,于黄金山下凿井两口、刻石一块,永为证验。刻石文字共29字,分3行自上而下自右向左书写:“敕持节宣劳靺羯使鸿胪卿崔忻井两口永为记验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
早在1992年日本天皇明仁访问中国前,童增就曾公开要求归还存放于日本皇宫内的所掠中国文物。他指出,此次首选“唐鸿胪井刻石”对日追讨,是因为今年正逢刻石建立1300年,而通过若干中国学者的多年努力,掌握了日本掠夺刻石及刻石现存处所等大量证据,有利于追讨成功。
不少有良知的日本学者也主张将中华唐鸿胪井刻石还给中国。
“我们要追讨的,不仅是文物,更是一种国际正义;我们表达的,是中华民族的诉求。”童增建议,日本以史为鉴,知错必究,正视中日遗留历史问题,遵守国际法准则,沿用国际先例,尽早归还中国文物。
(童海根推荐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