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鹰潭频道,作者甘正平
“特别敬业、最爱钻技术”。是南昌铁路工程公司员工对退伍军人童美祥的评价。
1983年3月,南昌铁路工程总公司鹰潭第四工程公司从上饶招收了80位退伍军人充实到各工程队,童美祥是80个退伍军人中的一个。如今,28年的时间过去了,同时入路的80位退伍军人有的成了公司的正科级领导干部;有的辞职下“海”经商,成了百万富翁;唯有童美祥是南昌铁路工程公司唯一的高级线路技师。
参加铁路工作之初,他所在的四0二工程队二0三工班在横峰火车站施工,工班每天抬钢轨,铺线路、繁重的体力劳动使他犯了怵。老工长侯仁林对他说:“别看我们每天干的是粗活、累活、但要把线路铺得达到技术要求,那可不是那么容易的,特别是铺设线路道岔,还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童美祥把老工长的话和要学好线路技术心愿牢牢地攥在了自己的手心里。
白天他出工,夜晚里读书。夏天十分闷热,蚊虫叮咬身体,他汗流浃背地在蚊帐里自学,硬是学完了《线路工》《技规》《铁路线路安全规则》《铁路防护事项》《既有线施工基本常识》等专业书籍。工地上铺设线路道岔,他数十次地练习操作要领,而且还把数据记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童美祥对线路技术的钻劲,使他在工程队担任了工班副工长。工地上,工班把一组道岔铺设完成后,工友们都急着收工回住地了,童美祥愣愣地看着这组道岔,总觉得道岔铺设得不尽人意,但又看不出其中问题出现在哪里?他顶着曝晒的太阳,任汗水在脸上、身上肆意流淌;他又复核图纸,对安装的配件逐个丈量,原来是图纸上对两个型号的拉杆标错方向。1985年6月,老工长推荐童美祥担任工班长,他却推荐另一位青工任工长,队长对他说:“工长每月的津贴要比副工长高20元,你可不要后悔?”他回答得干脆:“我愿一辈子做知识型的工人”。1989年,他考取了上海铁路局首届线路技师。
成为线路技师的童美祥,还是锲而不舍、追求永不停步地钻研线路技术。1993年2月,他当上了四0二工程队副队长。两年后,鹰潭第四工程公司组建施工人员到尼日利亚参加铁路施工建设大会战,公司领导想到了童美祥,可又考虑到他是四0二队副队长,如果让他去援外,当不成副队长的他,会有怨言吗?他对领导说:“我查了非洲铁路的施工资料,他们使用的是米轨道岔,在国内几乎学不到。现在有机会出国接触新技术了,我就不想放弃。”他辞去了副队长职务,来到异国他乡参加施工大会战。
尼日利亚铁路使用的法国进口米轨道岔,没有现成的图纸,下班了工地上空无一人,童美祥还在发痴地想着米轨道岔铺设的事,他领悟出的米轨铺设法,经过现场多次地实作,工程质量多次在业主检查评比中名列第一。
各项目部借鉴他的米轨铺设法后,使各工点的铺轨神速地向前推进,显示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实力。回国后的童美祥,鹰潭第四工程公司安排他在安检室任副主任,可他觉得自己在工地上发挥的作用要比在机关大。于是,他又向领导提出要到项目部去工作。他说:“我是线路技师,我的工作岗位应该在生产一线。”在修水火车站扩建改造施工中,一组新型的复式交分道岔重26.3吨,受场地限制,需横向、纵向移动几十米,全靠人工移动难度很大,他改革移动工具,在滑轨上添置滑轮移轨,有力地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工效10倍,蠃得了所有参建项目部“第一家铺轨,第一家交验,第一家开通”的好成绩。
2006年,没有进过一天培训班的童美祥,考取了高级线路技师。在技术创新上,童美祥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庐山火车站是京九铁路线和武九铁路线的交汇点,车站每8分钟就有一趟列车快速通过,车站更换提速线路道岔,如果在线路上插入18号60公斤可动性道岔,并要确保通过列车的安全正点风险大,担任项目部技术指导的他,利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工艺,采用轨道吊车、法国铝热焊,滑轮移动道岔等新技术,新工艺,有效地解决了道岔的运输和钢轨的焊接,应力放散、胶接绝缘、可动性道岔铺设等高技术要求,在线路封锁规定的130分钟时间内,保证了京九线与武九线按时并轨开通。工程质量达到优质。
他高超的技艺赢得了同志们的信任,中铁二十四局集团进行线路技师考试,他都担任实作主考、监考官。童美祥对自己当初的岗位选择无怨无悔。他始终觉得企业员工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工地疑难的问题那是非常幸福而有意义的事。童美祥这位退伍军人谱写的新时期退伍军人在普通岗位上的精彩乐章,奏响了“咱是当兵的人”,对企业执著、忠诚的奉献之歌。
(童海根推荐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