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一个多月的搭桥寻亲终有成果。
起因:元旦放假到云南昭通市,找到一童姓人家,经聊老家是铜梁的,因祖上就出来,没有回去过,多年了想续谱,家有手抄本。我因网上多有宗亲联络,就说帮忙找找。
首先是在QQ群中、童氏宗亲网、重庆童氏宗亲网等地找重庆铜梁宗亲,经过半个月的查找,还真找到了铜梁童氏宗亲。
重庆铜梁童江华2013年1月17日 网上发来短信“如果是铜梁人应该和我们一起的,因为我们童氏在铜梁又分了两支”。得到该消息很高兴,与昭通童氏通了电话告诉该情况,并在工作之余继续搜查相关人员线索。
2013年1月28日在网上查“重庆铜梁蒲吕场”及“重庆铜梁庆隆”,搜索到《重庆府铜梁县蒲吕场何家坝何氏网上寻宗亲》,给何德孝先生发短信。何德孝先生给我来了电话,告诉蒲吕镇有童氏,我问了庆隆地名,他说是有的,离蒲吕不远,他还告诉我庆隆那边是有童氏,我再仔细的询问了一下“靖子滩”,他说“靖子滩”就是靖子溪边的一个河滩。蒲吕场离庆隆十几里地,经常赶场二地都有人来往,因此有童氏是相当清楚。
后来何先生还给了一个该县职教中心的副校长电话(电话停机,发短信)。
1月30日晚与童江华进行多方面的确认,可以确定是一支的。
蒲吕童氏记载(由宗亲童江华提供):
童氏雁门开基始祖——童恢,生于轩统皇帝六年已已发河南省开封府祥福县地各童家坝居住,后迁居,江南省后移迁基,江西省吉安住。继后又回湖广省住,再后迁基四川重庆府城夫子池居住,其人乃是有大哥童志高、二哥童志广、三哥童志亮兄弟三人入川,待在朱洪武四年,辛亥岁时间后至明朝尾。崇祯三时流。张县中看川,我氏一支逃贵州省遵义府湄潭县肖家坝居住。又待康熙三年,甲辰发。铜梁县六寅里六甲地XX家湾。岚峰槽老林屋基蒲吕场。
童氏字派
中华民国四川省川东道重庆府县六寅里六甲地名岚峰槽老龙洞坎上吉宅住房:为学芳启世 永兴国忠良 心顺家泽安 身守必其长 开泰应吉庆 文华显大光 仁义敦富厚 德胜自荣昌
而昭通一支从铜梁迁入的童氏谱(手抄本)则显示字派为:方(一世祖名文方)启世 永兴国忠良 (下五代)兴顺家泽安 (由宗亲童兴华提供)。
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与追踪,从二者的字派(字辈)和地址来说应该是一支。二地都想续谱,希望他们联谱成功,也预祝他们成功!
附照片



(通联员童海根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