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童氏源流    |    宗支世系    |    宗亲动态    |    童氏视觉    |    童氏名人    |     谱牒史料    |    名胜民俗    |    寻根觅亲    |    宗亲留言    |    联系我们    |    童氏企业
【中华童氏-电子版】【童氏文集】 【宗亲名录】 【网络投稿】【发布供求信息】 【繁體中文】
   从敲糖佬到“福田寺长...
   童氏潮公后裔彭泽老庄...
   童克祖:一个人 一辈...
   四川童长明协助漂泊近...
   荆楚童氏聚罗田
   浙江衢州衢江区廿里镇...
   提干新排长,入伍11...
   宁海县前童历史文化研...
   接力救下19人!龙岩...
   缅怀革命先辈 弘扬红...
   童氏宗亲网聘请第十七...
   谢谢你,童梦奇!
   安徽枞阳县童长荣家风...
   三地宗亲相聚兰溪...
   福建永定童氏祭祖
   长汀县童坊镇童坊村甲...
   2024年正月初九连...
   河姆渡传人童岳年:痴...
   神奇美溪 童氏大美
   童岳年余姚阳明古镇举...
 
百岁老人童佳亮的世纪姻缘
发表时间:2013-01-28 20:01:03     新闻来源:     阅读:2282次

 

 

 

 

我与童老及夫人费爱滨合影,陆裕宣老师帮拍的照片

 

      说起童佳亮,老沙市人应该有着深刻的记忆,新中国解放前,童家花园留给老沙市人的记忆是不可磨灭的:当年,在长期旅居沙市的宁波同乡中,名望最高的是童氏家族,沙市最大的银楼和最早的现代医院,都是童家创建和经营的,童家影响着老沙市经济领域和医疗业的发展,在沙市地方志的记载中,童家毫无疑问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童氏家族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当数童佳亮,他把自己的一生都无私地献给了荆州医疗事业的发展。人们只知道他是一位著名的老西医、是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创始人,却鲜有人知道童老和夫人费爱滨相濡以沫的世纪姻缘。
      一个阳光很好的下午,我在沙市一个老巷子的普通居民楼里,采访了已经102岁的童老和他90岁的夫人费爱滨,
      百年沧桑,一本泛黄的老影集见证了岁月的痕迹。
      这本影集里,童佳亮最早的照片是1925年他在上海南洋医科大学毕业时拍的,照片中的童佳亮身穿西服、打着领带,尽管照片历时太久已经褪色,却能看出照片中的童佳亮是一幅标准的进步青年形象,年轻英俊,而背景中老上海的繁华依稀。年轻时的费爱滨剪着上海进步女学生的短发,身穿旗袍,仪态端庄。娓娓道来中,两位老人平和的目光仿佛又回到了从前。
      2005年,在童老百岁华诞时,儿女们分别从上海及国外赶回来看望二老,一大家人其乐融融。如今,童老已经102岁,费奶奶也90岁了,二老身体硬朗。童老对我说,他能活到102岁,全靠费奶奶的精心照料。谈起长寿的养生之道,费奶奶说,他们的起居十分有规律、饮食以清淡的素菜为主,因为是宁波人习惯吃海鲜,在荆州则吃点鱼、虾,不喜肉食。
     百年光阴,穿越岁月的隧道,我感受了这对老人一生兢兢业业的创业足迹,感受到了那种恒久的感情故事。虽然二老的讲述很简单,但我知道,70年的相濡以沫和风雨同舟是他们感情的最好见证。

     听完他们的故事,感触好多。

     童佳亮17岁时,在宁波老家老爷子的安排下,与一名从未见过面的女子成婚。成婚3天后,他便只身来到上海一所医科大学读书,其间,住在上海的舅舅家。当时,舅舅开着一家卷烟厂,在舅舅的接济下,童完成了大学学业,并与表妹费爱滨产生感情。抗日战争期间,童积极投身革命,后来到湖北沙市 。

     战争期间,舅舅的香烟厂败落,舅舅一病不起,含恨离世。童佳亮义无返顾地挑起了照顾舅舅一家的重任。同样学医的表妹费爱滨是他最得力的助手......

     学医的他们,深知表兄表妹结婚意味着什么,会面对什么后果。经过痛苦的抉择,他们决定不要孩子,相伴走过一生。以后的日子里,他们始终不离不弃,一起经过战乱一起经过坎坷和挫折,文化大革命期间,兄长开着银楼以及自己创办医院的童佳亮被当作资本家批斗,关牛棚,在最艰苦的日子里,他们相扶着走过,对荆州医疗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几十年光阴,几十年沧桑,他们坚定地一起走过......

     我问费奶奶,一生没有留下自己的孩子,您内心有遗憾吗?

     费奶奶说,决定跟随他的时候,就都想好了,我们是学医的,不能,我们知道。可,他需要我的照顾,他和原配夫人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我把孩子们当成是我亲生的。

     老上海的繁华,战乱中的颠沛流离.....如今,一切都归于平静,一切都归于淡泊和从容,两位老人平静地生活在普通的居民楼里,深居简出。

      滚滚红尘,爱为何物?爱就是这种坚定的不离不弃。而一生共同的追求,一起对事业执着的付出,又是爱的升华。

      在这样一个安静的下午,听老人讲述他们的故事,我内心波澜起伏。

 

 

                        (新闻来源:新浪博客作者YITONG     童化平推荐稿)

主题: 不在了
作者: 童祖德 (2014-07-21 7:43:57) 113.105.139.213
电话:
内容: 亲戚
浏览该商品的全部1条评论>>
姓 名:
电 话:
标 题:
内 容: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相关专题:宗亲动态
·从敲糖佬到“福田寺长”:童永寿的风雨人生与文化守望 (2025-4-22)
·童氏潮公后裔彭泽老庄清明大祭 (2025-4-5)
·童克祖:一个人 一辈子 一所学校 (2025-2-20)
·四川童长明协助漂泊近半世纪男子成功寻亲 (2025-2-20)
·荆楚童氏聚罗田 (2024-12-31)
打印新闻     |      关闭窗口
 

童氏宗亲网 © 版权所有
网站管理 邮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