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童氏源流    |    宗支世系    |    宗亲动态    |    童氏视觉    |    童氏名人    |     谱牒史料    |    名胜民俗    |    寻根觅亲    |    宗亲留言    |    联系我们    |    童氏企业
【中华童氏-电子版】【童氏文集】 【宗亲名录】 【网络投稿】【发布供求信息】 【繁體中文】
   从敲糖佬到“福田寺长...
   童氏潮公后裔彭泽老庄...
   童克祖:一个人 一辈...
   四川童长明协助漂泊近...
   荆楚童氏聚罗田
   浙江衢州衢江区廿里镇...
   提干新排长,入伍11...
   宁海县前童历史文化研...
   接力救下19人!龙岩...
   缅怀革命先辈 弘扬红...
   童氏宗亲网聘请第十七...
   谢谢你,童梦奇!
   安徽枞阳县童长荣家风...
   三地宗亲相聚兰溪...
   福建永定童氏祭祖
   长汀县童坊镇童坊村甲...
   2024年正月初九连...
   河姆渡传人童岳年:痴...
   神奇美溪 童氏大美
   童岳年余姚阳明古镇举...
 
三垛童氏四寿重光
发表时间:2013-01-28 19:43:19     新闻来源:来源:今日高邮 论坛作者:任仁 文/摄      阅读:1924次

    ——访健谈人瑞童绍华


  日前,童永宏、童永瑛、童永丽3名古稀之人,为父亲童绍华百岁华诞贺寿。
  2004年,童绍华在由中国老年体协、中国老龄委和全国妇联每4年举办一次的全国健康老人的评选中,以94岁高龄获得第六届全国健康老人证书、奖盘。
  当年,记者随同市体育局长戚维斌、时任妇联主席的胡朝霞登门祝贺。那时,大家都被童绍华开朗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感染,一致坚信,童老定能百岁挂帅。转眼间,6年过去了,童老百岁啦!

 

 

 


  在童老百岁华诞的寿宴上,童永宏他们在大厅内悬挂的贺幛吸引了人们的眼球:
  全国健康老人童绍华百岁寿辰
  时逢盛世百岁临门 三垛童氏四寿重光
  人们尤对三垛童氏四寿重光颇为关注。记者曾于一年前从市民政局老龄委得知,我市90岁以上老人有1586人,除高邮城区外,三垛镇独占魁首:287人。三垛镇总人口5.8万人,卸甲镇5.6万人,临泽镇6.1万人,而卸甲镇90岁以上的老人是97人,临泽镇只有67人。由此可见,三垛镇当是我市的长寿之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每10万人口中 有6百岁老人,被称为长寿之乡。)
  据童绍华的大儿子、今年75岁的高邮师范退休教师童永宏说,解放前他们童家在三垛就有过四寿堂的匾额。这足以说明,在三垛这一地域及童氏家族中,具有长寿基因。而童绍华的弟弟于两年前以96岁高龄辞世。
  童绍华是记者这些年来采访的百岁老人中,惟一可以交谈的人瑞。他还记得6年前记者采访他的事情,还记得曾赠送《高邮信息》给他阅读,并为现在看不到《高邮信息》而惋惜。
  童绍华一生酷爱浏览报刊杂志,只是近期才用放大镜看些《扬子晚报》等报纸的标题,平时则喜欢听听收音机里播放的扬州评话和京剧。说到京剧,童绍华来了精气神。
  童绍华说他这辈子看的京剧名角多得吓人呢。他与人交谈时的语气神态仍然是那么的幽默诙谐夸张。
  记者尽己所能,说出京剧名角四大花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分别演出的《春闺梦》、《凤还巢》、《三娘教子》、《锁麟囊》、《红娘》、《梁红玉》,老人点头:看过。麒派周信芳、马派马连良、谭派谭富英以及著名老生余叔岩、著名老旦李多奎、名丑萧长华、花脸裘盛戎等等名角名剧他都看过,而且收藏了许多剧目演出节目单,有些一直保存到新中国成立后。至今还有两份上世纪30年代分别介绍京剧名角和剧目的《大戏考》在童永宏处收藏。
  以上这些名角名戏,都是童绍华早年在大上海过的戏瘾饱的眼福和耳福。那么,童绍华又是如何有此福分的呢?
  1931一二·淞沪战役后,上海滩有位大人物为躲避战火蛰居三垛。此人见童绍华做事勤快干练,一天,他对童绍华说:这两天较忙,有两封家书请你这位小老弟代为动笔。时隔不久,童绍华便被推介到位于上海二马路(今河南路)的证券交易所工作。
  童绍华说,他事后才晓得,代为动笔写两封家书是虚,为探究他的肚中墨水是实。来到十里洋场的大上海,童绍华是大开眼界,素来活泼好动的他学溜冰、学游泳,穿长衫,烫卷发。童永宏在一旁插话道:还喜欢阅读科普类的书籍和学习英语。
  童绍华告诉记者,那时他虽是证券交易所里的小职员,但从公司里的经纪人(相当于总经理)到下层人物,一律互称先生。虽然彼此互称先生,但凭童绍华的薪水,不吃不喝也看不起这些大腕名角的演出。
  鲁迅先生在他自己最为欣赏的短篇小说《孔乙己》里,有这么一个情节:咸亨酒店里12岁的小伙计幸亏荐头的情面大,辞退不得,便改为专管温酒的一种无聊职务了。同样,童绍华的荐头的情面也大,但他比那小伙计机灵活络,因此深得证券交易所上司的器重。
  童绍华陪上司看戏,戏票都是他去剧场购买,每场戏的座位都是听选前6排。老人家还介绍说,那年代剧场的戏票由按目承包,按目很吃香,平时对他们要打点打点。但是,戏票卖不出去,则由按目自己赔钱。记者向童老请教按目怎么讲,两个字怎么写。他说,这倒没有考究过。现在记者以音画字,当请方家赐教指正。
  童老百岁寿宴那天,市老年大学京剧班、市戏曲联友社联袂为他举行京剧演唱会。他们向记者介绍说,童老会唱的戏很多,早在六七十年前,他就粉墨登场演出《空城计》中城楼·饮酒抚琴折子戏。
  童绍华6年前获得全国健康老人的荣誉后,仍坚持锻炼身体,还在家中架梯子摘枇杷。现在照料他日常生活的大女婿嵇书奎说,老岳父一生事必躬亲,心灵手巧,闲不住。也正由于他闲不住,近两年来,他跌了三个跟头。
  说到跌跟头,童绍华在记者面前竖起了3只手指:三个跟头跌的花色不同样。如今,已坐轮椅上的他,说起自己跌跟头,也是这么轻巧。百岁的老人,真是老顽童。他还说,腿不能动不要紧,还可以坐在轮椅上练太极拳的均手。说着,他就练了起来,还边做边说:你看,手动,眼动,头动,脖子动,全身动。生命不息,运动不止。这是童老长寿秘诀之一。
  童绍华还以检讨的心态说道,以前一直认为自己十分健康,要买什么医疗保险,现在想开了,要善待自己。他告诉记者,他的伙食明显有所改善,比以前考究多了。他的一番话说得在一旁的童永宏他们几个子女哈哈一笑,他们说,人要早点想开,现在想开也吃不了多少了。
  童绍华现在的一日三餐是:早餐买一份街头上的鸡蛋煎饼,中餐吃得较少,晚餐一碗面,一只煮鸡蛋。每日一杯牛奶,从不吃零食。每晚九点至十点睡觉。由于习武练拳一辈子,次日凌晨五六点钟起床。
  熟悉童绍华的街坊邻居和老同事都说,从来没见他生过病,他待人和蔼可亲。童绍华的子女还告诉记者,他在抗日战争期间成功从安徽掩护过两名新四军女大学生到上海就医。
  人生百年,必定有传奇。只是,这些传奇亟待后人挖掘整理。读者如有兴趣还可点击今日高邮特别报道——《童绍华:全国健康老人》。


                                                              (童化平 推荐稿)

[延伸阅读]

童绍华:全国健康老人

时间:2005-1-31  来源:今日高邮  作者:夏阳 任仁 /文 羊仁/ 摄  

     1月25日,“四九”最后一天,寒风冷雨。居住在市区人民路上的童绍华家中却暖意融融,欢声笑语不断。市妇联、老龄委、体育局领导将“第六届全国健康老人”证书、奖盘授予94岁高龄的童绍华。童老手捧证书、奖盘喜笑颜开……
  “全国健康老人”评选活动,由中国老年体协、中国老龄委和全国妇联每4年举办一次。此次评选健康老人的标准由过去的80岁提高到95岁。这届评选出的“全国健康老人”仅569名。我省25人榜上有名,扬州全市只有两名(另一名为军干所离休干部)。
  世界卫生组织对老人健康的要求是精神、躯体以及社会诸方面健康,并能够有日常生活自理的能力。童绍华老人说,健康老人最难达标的就是“精神健康”。确实,像童绍华这么高龄的老人,他们的一生历经太多的战乱、饥荒,而能以良好的心理、平和的心态健康而幸福地悠然自得地跨入新世纪,实在令人感慨万千。
  童绍华与“辛亥革命”同岁,他于1911年生于三垛镇。因家道中落,小学4年级时辍学,15岁进三垛镇“京广货布棉店”学徒。
  童绍华手脚勤快,头脑活络,很中东家意。其时东家老太爷陆石秋先生已是古稀之人,他每日教孙子课书,他家予以童绍华陪读的礼遇。就这样,童绍华在店里“勤工俭学”八九年,为他闯荡更大的世界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童绍华离开三垛“京广货布棉店”后,来到扬州圆门桥百货店谋生。在那里,他与五六个小老板拜一位翻砂的铜匠师傅习拳练剑。童绍华说,那时世道不太平,人要学点武艺强体护身。另外,舞棒玩棍也是自小爱好,只是未有机缘投拜高手指点,到了扬州才了却这一心意。
  童绍华在青年时代,即使在寒冬腊月天,他上身穿件小棉袄,下身仅穿两三条单裤。店老板深知童绍华是个脾气倔强的人,又怕他冻坏身子,特意找来童绍华平时相处得较好的朋友劝他添加条卫生裤子(即绒布裤),可是童绍华执拗地摇摇头:“不冷”。

  青年时代的童绍华血气方刚,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他不顾生命危险,为抗日的队伍购买货物。一次,与童绍华他们多有生意往来的安徽天长人氏周星武先生,问童绍华“山里”急购2000洋瓷碗(即搪瓷碗)敢不敢送。童绍华一听便心知肚明,拍着胸膊说道:“包在我身上。”他随即雇了几名脚夫用独轮车将货运到天长,尔后又雇了牲口送进山里。
  解放战争后,童绍华又转到上海落脚谋生。也时常有人慕名找他购买西药等紧缺物资。童绍华说,他这一辈子就那时用了假名———童光。有向往光明、憧憬解放区之意。解放战争期间,他多次从上海经扬州将共产党所需要的物资运到安徽等地。童绍华说,因为当年上有年迈的父母,所以没有留在解放区工作。童绍华调侃地说,要是那样,现在就是离休干部啦!
  后来,童绍华回到故乡高邮开了爿杂货店,以72岁的高龄才从百货公司退休。
  童绍华在家庭生活方面也多有坎坷。他的原配在59岁时去世,后来又与一女士结伴生活了24年。这位女士不幸于75岁时先童绍华而去。
  童绍华面对这两次重大挫折,很快调整了心态。他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要以平常心对待艰难困苦,要相信明天总比今天好。
  童绍华的高寿与健康,固然与他平和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关,但也与他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喜爱锻炼身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至今,他每天早晨都骑自行车去公园早锻炼,还热情地辅导早锻炼的人们练习太极拳。而且,每天早晨起床先空腹喝一大杯开水。
  童绍华现在一人居住,夜晚女儿来陪伴他。他把日常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早晨一碗面条或豆浆烧饼,中饭、晚饭自己买菜自己烧。中午吃过饭后午睡一小时,然后一边喝茶一边看书、看报一个小时。下午4时去澡堂洗澡。晚饭后看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后上床,再翻翻报纸,大约11点就寝。睡前喝两大杯开水,他每天喝水不少于6杯。
  童绍华的饮食,绝对遵照“三高五低七分饱”的要求。即高蛋白、高新鲜度、高纤维素,低糖、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低麻辣。童绍华说他已经几十年“吃不饱啦!”,只是在壮年时才狼吞虎咽地贪吃,而且从不挑食。
  童绍华既健谈,记忆力也很好。思维也较活跃。小布什连任、伊拉克大选、8名中国人质平安回国、高邮招商捷报频传、新城区越来越大……国内国外的大事小事,说得津津有味。他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说出20多个亲朋好友的电话号码,并能把洪昭光教授提出的16字养生疗法说得头头是道。他说他60年前曾得过肺结核,那时俗称痨病,可是个不治之症。但是他心不慌,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终于挺过来,而且健康地活到现在,也没有留下“耳背”等后遗症。
  在申报“全国健康老人”的过程中,童绍华去医院体检,他的心脏功能令为他体验的医师十分惊叹:“比60多岁人的心脏还好!”童绍华的牙齿也十分齐整,真是令人羡慕。
  除了有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外,童绍华家族也有长寿基因。童绍华说他母亲是以82岁高龄无疾而终的。童绍华在家排行老三,他有位弟弟,今年已有92岁高龄。
  童绍华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种鹤发童颜式的老寿星。他头发花白,梳得整整齐齐,一丝不乱。童绍华现在身高仅1.63米,20年前发身份证时量身高为1.66米。他笑称自己更精悍啦!
  “合理膳良,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生活方式,愿大家都像童绍华老寿星那样,以这样的生活方式享受美好人生。

姓 名:
电 话:
标 题:
内 容: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相关专题:宗亲动态
·从敲糖佬到“福田寺长”:童永寿的风雨人生与文化守望 (2025-4-22)
·童氏潮公后裔彭泽老庄清明大祭 (2025-4-5)
·童克祖:一个人 一辈子 一所学校 (2025-2-20)
·四川童长明协助漂泊近半世纪男子成功寻亲 (2025-2-20)
·荆楚童氏聚罗田 (2024-12-31)
打印新闻     |      关闭窗口
 

童氏宗亲网 © 版权所有
网站管理 邮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