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55岁的 童家玉拿着DNA模式完全吻合的亲子鉴定书,扑倒在76岁的李德蓉怀里——经过半个多月的辛苦寻找,四川隆昌县的李婆婆与失散了半个多世纪的女儿终于重聚。
上世纪50年代初,李婆婆随做生意的丈夫来到重庆,生下了第二个女儿。将女儿托付给进城做石匠的 童少成夫妇照看后,李婆婆回了趟老家。因沿途闹土匪,李一年多后才顺利返渝,从此和女儿失散。年龄越大,越思念丢失的女儿,于是李婆婆在儿女陪伴下来到重庆找女儿。
李婆婆来渝寻女的故事引来众多读者关注,大家纷纷为她提供线索。巴南区跳蹬镇一尹姓居民来电,称以前的邻居童家玉身世与李婆婆失散的女儿很相似。李婆婆家人得知消息很高兴。上周,李婆婆在儿女陪伴下再次来渝,在长生桥找到了童家玉。童家玉讲述的许多媒体未报道的细节,与李婆婆的回忆非常吻合,加上童的堂哥与当年的童少成长相相似,于是双方到权威机构做了亲子鉴定。
9月3日,李婆婆第三次来重庆,和童家玉一起拿到鉴定结果:DNA完全吻合,母女关系成立。两人欣喜不已,失散50多年的母女终于拥抱在一起。李婆婆当即取下戴了多年的佛珠给女儿戴上,说佛珠是专为女儿求的,每次想念她时,就数着佛珠为女儿祈祷,希望她平安,有朝一日能重逢。“没想真盼到了这一天。”
童家玉说,当年母亲离开重庆一直未回,童少成夫妇曾多次到父母租住的石板坡寻找无果。1954年,城里动员进城人员返乡,童少成夫妇就带着她回到了巴南跳蹬农村老家,并将她收为养女抚养长大。后来,童家玉嫁到长生桥,生了两个儿子,近年农转非成了城里人,专门在家带孙子。
看到失散的女儿平安健康,李婆婆悬了多年的心终于落地。昨日,童家玉随李婆婆回到隆昌,和家族的人相认,同时祭拜已去世的父亲。临行,李婆婆说,感谢重庆好心人,让她夙愿终了。
(通联员童海根推荐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