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席闽台姓氏族谱和涉台文物展暨宗亲恳亲会开幕式

参加闽台姓氏族谱和涉台文物展

出席延平郡王祠奠基仪式
【旧闻新读】
由国台办、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中华文物保护协会等两岸有关单位和团体共同主办、以“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的首届海峡论坛,2009年5月15日至22日在福建厦门等城市陆续展开,海峡论坛致力于构建两岸民间交流的平台、两岸经贸合作的平台、两岸合作交流研讨的平台、两岸合作交流枢纽的平台。5月16日至18日,童明康副局长代表国家文物局来闽出席了海峡论坛,先后参加了贾庆林主席会见两岸各界人士的活动、论坛晚宴、论坛开幕式、论坛大会、闽台姓氏族谱和涉台文物展暨宗亲恳亲会,出席了郑成功文化节延平郡王祠奠基仪式并做了重要讲话,实地考察了厦门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的文物点,并就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涉台文物保护工作,与福建省、厦门市文化文物部门先后举行了两次座谈会。随同童明康来闽的还有文物保护与考古司许言副司长等。省文化厅厅长宋闽旺、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郑国珍陪同童明康副局长参加了相关活动。
出席闽台族谱和涉台文物展暨宗亲恳亲会
5月17日下午,由省台办、省文化厅、省文物局主办、以“同根共祖,血脉相连”为主题的闽台族谱和涉台文物展暨宗亲恳亲会在厦门市博物馆举行。童明康副局长在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郑国珍的陪同下,出席了开幕式,仔细地参观了展览,对以姓氏族谱和涉台文物展示的形式展现闽台同宗同族的历史渊源、见证闽台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给予充分肯定。
据介绍,本次展览共汇集闽台两地共5759册族谱,涉及141个姓氏。近2000名台湾和福建各地代表出席的开幕式并参观了展览,现场还进行了10位台湾姓氏宗亲代表和10位福建姓氏宗亲代表的族谱对接仪式。
出席郑成功文化节延平郡王祠奠基仪式
5月18日上午,童明康副局长、宋闽旺厅长、郑国珍局长出席了在厦门鸿山举行了郑成功文化节延平郡王祠奠基仪式。延平郡王祠是怀念拜谒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祠堂。新规划建设的延平郡王祠占地面积996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336平方米,采用闽南建筑传统风格。
童明康在奠基仪式中表示,厦门延平郡王祠是祭祀郑成功的重要场所,在郑成功当年屯兵遗址嘉兴寨修建延平郡王祠,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两岸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加深两岸民众血浓于水的同胞情谊。希望在重建延平郡王祠的同时,认真保护、利用好现存的延平郡王祠遗迹,充分发挥涉台文物在两岸文化大交流、大合作中的积极作用。
检查我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涉台文物保护工作
出席海峡论坛期间,童明康副局长在郑国珍局长的陪同下,先后考察了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发现厦门翔安区的大嶝金门县政府旧址、同安区的坑仔窑遗址,以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胡里山炮台。
5 月16日上午,童明康与福建省、厦门市文化文物部门就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进行了座谈,在听取郑国珍代表省文物局做了汇报之后,作了重要讲话。童明康认为,福建省在文物普查第一阶段工作做得很好,实现了机构、人员、资金、设备和培训的五到位,取得阶段性成果;考察的大嶝金门县政府旧址和坑仔窑遗址都是文物普查中新发现的重要文物,一处是涉台文物、一处工业遗址,价值高、规模大、保存情良好。国家文物局对此给予充分肯定,并对福建一线的普查队员表示慰问和感谢。童明康表示,今年是文物普查最关键的一年,福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深对文物普查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感的认识,集中力量、突出重点,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在年底前全面完成第二阶段任务;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家文物局将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争取在文物普查经费方面对福建省给予更大的支持。童明康还要求做普查成果的保护工作,一些重要的新发现应及时报请各级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5月17日下午,童明康童明康与福建省、厦门市文化文物部门就涉台文物保护工作进行了来闽的第二次座谈,听取了省、市文物部门的汇报。童明康指出,中央领导高度重视涉台文物的保护利用工作,贾庆林主席在16日下午会见两岸各界人士时特别谈到了涉台文物和闽台姓氏族谱展,17日上午论坛大会的发言也都与文物有关,体现了文物在促进两岸交流中的积极作用。童明康对我省积极推动涉台文物保护工程启动、成立涉台文物保护工程项目领导小组、规范涉台文物保护工程管理等做法予以肯定,要求加快涉台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强化涉台文物保护工程质量管理、做好项目储备工作,充分利用涉台文物加强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
5月18日上午,童明康还考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胡里山炮台,对克虏伯大炮的保护维修给予高度评价,对炮台的保护、展示和管理工作也给予充分肯定。
(原载文化部网站 通联员 童化平 推荐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