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温文尔雅,行事低调,不事张扬,他是大学教授,也是名人之子,但他 朴素得更像一个农村教师。
在宁波童村年会,童第周的儿子、教授代表童时中老先生是一个很特别的人物。他像明星,许多人都争着与他握手合影;人们把对他父亲童第周的敬仰与热爱给予了他,但他又是一个和蔼可亲、没有一点架子、非常平凡的人。
以下一组照片,我们可以从不同的侧面窥见童时中老教授的人品。
百度搜索“童时中”:童时中 男,1937年7月生,浙江鄞县人。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0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981年前就职于国营长虹机器厂(电子部780厂),现任职于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先后从事教学、机械设计、产品工艺、电子设备结构设计、标准化及技术管理等工作。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两个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工电子设备结构、人类工效学)委员;五个学会(电子机械工程、人类工效学、计算机、通信、系统工程)的分会或专委会委员;二个学术刊物(江苏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子机械工程)的编委和兼职编辑。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30余篇入选《中国经济文库》等大型文集),内容涉及模块化与标准化、机械结构与造型、人机工程、工艺、机电接口、管理等领域。专著《模块化原理、设计方法及应用》(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年,计60余万字),合著《电子产品造型与工艺手册》(江苏科技出版社,1989年,撰写12万字);主持起草国标GB/T15153《运动设备及系统环境条件和电源》;主持起草电力行业标准DL/T575《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系列标准共12项(计30余万字);着手主编《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预计80余万字)。曾任二种歼击机机载雷达产品主持工艺师。主持“ZHK3410型三坐标自动换刀数控钻床”研制,并承担全部机械设计(包括坐标工作台、刀库、机械手)。参与机械结构设计的电力自动化设备获多项部级科技进步奖。获“高度游标尺相对高度测量装置”专利一项。在电工电子系统首先实施机械结构的模块化设计,使部门在不增人的情况下,完成任务量增1-10倍。

避开欢迎的腰鼓队,悄悄地“溜”进会场-----不事张扬

签名登记

与童村书记童士春交谈

童时中与童村企业家代表

回到家了-----在童第周故居接受采访

兴奋地介绍过去

“这是我妈妈”

在父亲童第周铜像前,与“父亲”合个影

在浙江宗亲会童村年会主席台上向全体宗亲致意

发表演说 介绍童第周的事迹

接受宗亲们的敬酒与祝福

在童村童氏宗祠

祖先灵前烧高香

祭拜列祖列宗

与童氏QQ群宗亲合影

宗亲们争着与他合影

手挽手 宗亲情

与年会组委会、省会秘书处成员合影

与全体宗亲合影 座位底下的黑色拎包 一个再也普通不过的拎袋
(摄影报道 童晓 照片提供童华军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