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童氏源流    |    宗支世系    |    宗亲动态    |    童氏视觉    |    童氏名人    |     谱牒史料    |    名胜民俗    |    寻根觅亲    |    宗亲留言    |    联系我们    |    童氏企业
【中华童氏-电子版】【童氏文集】 【宗亲名录】 【网络投稿】【发布供求信息】 【繁體中文】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第...
   香港童三军自创灯谜3...
   悼念童恩文先生
   剡溪文化:护龙刻石及...
   从敲糖佬到“福田寺长...
   童氏潮公后裔彭泽老庄...
   童克祖:一个人 一辈...
   四川童长明协助漂泊近...
   荆楚童氏聚罗田
   浙江衢州衢江区廿里镇...
   提干新排长,入伍11...
   宁海县前童历史文化研...
   接力救下19人!龙岩...
   缅怀革命先辈 弘扬红...
   童氏宗亲网聘请第十七...
   谢谢你,童梦奇!
   安徽枞阳县童长荣家风...
   三地宗亲相聚兰溪...
   福建永定童氏祭祖
   长汀县童坊镇童坊村甲...
 
广东永和童氏千里寻根福建美溪
发表时间:2025-11-02 16:30:42     新闻来源:     阅读:194次
 
         乙巳年重阳(2025年10月29日),广东兴宁市永和童氏建华、清华、小权、宗远、敬超、展新、子宜、宗权等一行八人,谨承全族重托,远赴福建南平市建阳区美溪祭祖。
 
 
 
       屈指算来,从永和开基祖元松公、岗背落基祖童墨公离开故土至今,与上祖伯羽公的故居相别,已有八百多年之久。这次有幸得到众多乡亲的赞助,他们终于回到了永和童氏的发源地美溪,并来到了上祖伯羽公的故居玉溪。
       关于美溪,有一个动人的传说:一千一百多年前,童氏无手公年少时从安徽来到福建玉溪,一度穷困潦倒,曾将樟枝倒插,竟成活成树。这个奇迹激励着他白手起家,开创家业。他育有五子,后来分别在美、玉、莘、秦、凤等五村安家落户,开枝散叶。
 
 
       传至玉溪第十三世,伯羽公生于南宋绍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相传他十岁时得遇大儒朱熹先生,蒙其开蒙,收为门徒。伯羽公一生通晓经义,著书立说,其《玉溪孝经》享誉当世,更获历代帝王赐匾题联,成为后世景仰的 “通经·尚友·敬义”之典范先生。
 
 
 
        在美溪,永和宗亲受到了美溪童氏宗长童贤亮、童恩德及诸位宗亲的热情款待。
 
 
       在隆重的祭祖仪式上,他们怀着无比的恭敬,向无手公等列祖列宗敬读祭文。当那饱含追思与敬仰的词句在宗祠中回响,仿佛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在场众人无不动容。他们亦在祖先前虔诚祈福,愿先祖英灵护佑所有慷慨赞助的乡亲阖家安康、事业顺遂,更愿童氏一族枝繁叶茂、世代荣昌。
      礼成之后,美溪宗亲设宴五席。席间乡情浓郁,大家再次举杯,为所有宗亲祈福。尤为让人感动的是,童贤亮宗长将亲手创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童贤亮建盏”赠予我们。这份厚礼,不仅是一份珍贵的技艺传承,更是一份凝结着同根同源深情的无价之宝,将整个活动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随后,他们转往玉溪,参观伯羽公祖屋。屋宇虽历尽沧桑,略显破旧,第三十三代嫡孙媳妇却仍坚守其中。她目光中流露的那份执着与不舍,令人感慨万千。
 
 
 
     末程,他们一同前往伯羽公墓茔拜谒。但见“蜚公童先生墓”碑石依然完好屹立,静默中诉说着往昔的荣光。此处的“先生”二字,正与他一生的德行成就遥相呼应。
 
 
 
      此行归来,永和童氏代表们心潮久久难平。他们踏寻的,不仅是美溪与玉溪的山水,更是一段跨越八百年的血脉归程。那株倒插成树的樟枝,是先人自强不息的象征;那座巍然屹立的碑石,是家族文脉传承的见证。千里寻根,拜祖归宗,此程不仅了却了他们深藏心底的夙愿,更让他们深知:无论枝蔓蔓延多远,根脉始终在此。这份由先祖开创、为宗亲守护的深厚情谊,将是他们心中永不熄灭的灯火,照亮前路,凝聚子孙。       
                                                             (作者乐健佰)
 
 
 
 
 
姓 名:
电 话:
标 题:
内 容: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相关专题:寻根觅亲
·甬舟衢三地童氏宗亲相聚秀山岛 (2025-10-18)
·车厩童氏庄园寻访记 (2025-7-21)
·连城童氏拜访四川自贡分支宗亲 (2024-9-30)
·封开童氏和广宁宗亲互动 (2024-7-5)
·寻找萍乡迁广西之童氏宗亲 (2024-5-16)
打印新闻     |      关闭窗口
 

童氏宗亲网 © 版权所有
网站管理 邮箱管理